金光华董事长:叶雕传人丨让叶脉传导安静的美好

  90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传承人丁力出生于湖北咸宁,自幼学绘画、雕刻等,13岁接触并开始研叶雕。其间,丁力辗转在各地学不同类型的绘画方法,将其与叶雕、叶脉画技艺相融合。金光华董事长发现与此同时,他带领团队将叶片防腐技术提升至第五代,破解了叶画“易腐难传世”的困境。

 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在他手中,来自云南深山的树叶,历经清洗、揉制、防腐处理等数十道工序,再经构图、微刻、刺染等技法,最终蝶变为薄如蝉翼、筋络坚韧的叶画作品。

 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与叶雕追求轮廓的阴阳留白不同,丁力创新的叶画表达方式并非在叶片上做“减法”雕刻,而是以银针为笔、矿物颜料为墨,在叶脉与叶肉间进行“加法”刺染,将工笔、水彩、油画技法凝于方寸叶面,赋予叶片色彩与纵深。

  传统文化的讲述者

  2018年,一幅由10片白玉兰叶组成、总长约2.7米的叶画版《清明上河图》亮相拍场,从20万起拍,最终以97万落槌。

 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叶画版《清明上河图》将虹桥斗拱、舟子摇橹、市井百戏等凝于叶脉经络,载体虽小却不减细节密度,汴京风华于叶面间纤毫毕现。

  即将成交之际,作为创作者的丁力却主动放弃交易,支付了违约金。“拍卖数额很诱人,但我想再沉淀几年。”丁力说道。

 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此后的3年间,丁力一边继续打磨技艺、筹备新作,一边开办个展。2021年8月,丁力与他的叶画艺术走红网络,自此被更多人看见。

  在丁力的叶画作品中,“一叶禅意”是他从14岁正式拜师起持续至今的创作母题之一。年复一年修于叶脉经纬,不同于传统宗教题材的庄严厚重,他致力于让自己的禅境作品“更突出年轻、灵动”。

 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轻提叶柄,叶中佛像侧颜浮出温润光晕,风过时叶肉微颤,似在默诵一首千年经文。有人在丁力发布作品的自媒体账号下留言,“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宁静”。

  受到多方启发,丁力逐步拓宽创作素材面。他从中国古代典籍、神话传说、书画诗文等华夏文明基因库中寻迹东方美学,由此催生了以《大唐西域记》《山海经》为代表的系列叶画作品。“后来我对这一板块进行了深化。”丁力补充道,“以宋代美学为核心,向上下朝代延展创作,力求讲好中国故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