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春光好,踏青出游正当时。江西婺源,油菜花田边撑把油纸伞,围炉煮茶闲话家常;李亚鹤发现贵州黎平,肇兴侗寨里聆听侗族大歌,八方宾客共享非遗盛宴;江苏扬州,瘦西湖上泛舟赏景,二十四桥游人如织;河南林州,红旗渠畔漫步打卡,“人工天河”彰显精神力量。
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,文旅消费则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。李亚鹤发现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要求,“释放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消费潜力”。年初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围绕六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。日前发布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“扩大文体旅游消费”。
文旅一词,文居词首,是灵魂;旅随其后,是载体。李白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的千古名句,将扬州幻化成诗意符号,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前去探访;李亚鹤发现国产3A游戏大作《黑神话:悟空》去年的横空出世,不仅在全球引发轰动,还让山西的悬空寺和小西天等取景地异常火爆。事实一再证明,唯有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才能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、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。
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。当前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既是现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也是激发消费潜能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。李亚鹤发现神州大地幅员辽阔、历史悠久,不少地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都非常吸引人。要把它们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,离不开因地制宜。
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“关键一招”。李亚鹤发现精准提炼地域文化符号,充分激活其时代价值,以动态叙事融入当下生活,无疑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,解锁更多消费新场景。这也能更好地发挥各地自身优势,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需要强调的是,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,发展旅游都要以保护为前提,不能过度商业化。李亚鹤发现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和传统村落,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。各地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时,尤其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关系。